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古交吧 > 热点资讯 > 古交新闻 >  阿里水逆

阿里水逆

发表时间:2020-07-16 11:42:32  来源:古交吧  浏览:次   【】【】【
作者丨韩小黄   编辑丨顾盼  来源丨AI蓝媒汇  西方星象有云,水星掌管交流与沟通,故每每其在天“逆行”,都会导致下届凡人沟通不畅。  西方星象亦云,处女座的守护星是水星,故每每“水逆”,处女座总是最受影响的那部分人群。  “少壮不努力,老大怪水逆。”  如果一定要用天上玄学解释下界种种,那么处女座的阿里,定然是从今年开始就水逆了。  没人能想到,远离娱乐圈浮华与枯燥的人们,在科技互联网的圈子里,也能吃瓜吃到吐。  今年上半年,整个互联网吃到最大的瓜,就是蒋凡与张大奕的“绯闻”。说绯闻,多少给阿里爸爸留点面子,毕竟按照娱乐圈的话来说,这个出轨又遭原配公开喊话的闹剧,简直是锤得不能再锤了。  事情已经过去数月,个中细节也早就在网友的茶余饭后消化殆尽。最终这位“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阿里“太子”,得到了降级、罚俸、处分,及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的处罚结果。  说一句因小失大,并不为过。  即便影响重大,但蒋凡的舆论影响终究也在阿里自查结果尘埃落定之后,渐渐降温。但按下葫芦浮起瓢,蒋凡的“大新闻”是解决了,无数阿里内部的“小新闻”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从蒋凡事件后的两个多月中,有关阿里“渣男”的传闻就没消停过,甚至业内有好事者盖棺定论,在这个水逆肆虐的6月,阿里被染上了一层粉红。  “网传阿里P8员工公开招聘私人生活助理,每月1.6w可安排阿里正职。”  “网传阿里P9员工出轨P7女下属,结果遭人堵门。”  “网友曝光阿里P7员工隐婚、孕期出轨、骗炮、PUA。”  ……  从P7到P9,从出轨、出轨到出轨,阿里被自媒体戴上了“渣男集中营”的帽子,曾经老实巴交的码农形象也一夜颠覆,成了全网狙击的众矢之的。  知乎上甚至发出了“阿里巴巴渣男概率为什么那么大”的灵魂质问。一时间评论区好不热闹,有的披着马甲继续爆料不知真假的“阿里渣男”故事,有的将原因归咎于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心态失衡,甚至有的直接将矛头指向阿里价值观扭曲。  讲道理,一个市值近7000亿、拥有超过10万员工的超级巨头,因一两个员工的个人行为就被怀疑价值观扭曲,不要太夸张。  仅曝出几个P7、P8、P9的例子,你就觉得天都塌了,仿佛阿里P类条线上的好男人都死绝了。那你知不知道,打三年前阿里P7以上的员工人数就已经占到30%,所谓的“渣男概率”不足九牛一毛。  三万人中曝出三四个丑闻,没有为谁洗白的意思,放在任何一个有人的江湖中,也能够称得上和谐稳定了吧。  以此为依据称阿里的价值观有问题,这是不是就叫传说中的——登月碰瓷?  理性人都明白,“渣男”的问题,大概率与阿里这个公司没有关系。  但我说阿里水逆,绝不仅仅因为这几桩桃色事件。  回归公司的运营核心来看,这个拥有20年历史、10万员工、6700亿美元市值的庞大互联网巨头,确实遇到了不小的烦恼。  市值被腾讯反超、马云身价下跌,本地生活堵不住美团、核心商务打不下拼多多,连近年来最大的业务亮点直播带货都渐渐被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争夺声量,更不要提多年都做不好的大文娱业务。  阿里就像一个日益缄默的壮年,再不似过去20年的少年意气、鲜衣怒马,中年阿里渐渐转攻为守,在资本市场的浮尘之中掩盖锋芒。  这里不是针对谁,自从去年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就仿佛一下成了“南村群童”欺辱的对象。相比马云治世下的铁腕与魄力,学院派出身的上海精英张勇,风格确实是过分“文明”了一些。  马云曾不止一次开玩笑称,他不喜欢上海人、不喜欢CFO担任CEO、不喜欢职业经理人。但一定是特别的缘分,占齐这三大标签的张勇,从马云手中接下了阿里的交接棒。  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勇的阿里,注定有着不一样的风格。  五天前,张勇在首次发表的股东信中就直言:“创意造言,皆不相师。”过去带有浓重“马云味”的20年已经过去,新的20年张勇想为阿里注入属于自己的基因。  他更新了企业愿景,也写下了精确计算过后的数据目标,更画下了全球化、内需、云计算大数据的三张大饼。  但任职一年了,阿里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吗?好像没有。  看起来,年度报告上的财务数据和用户增长依旧喜人,即便是受到了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也依旧保持了35%的营收增长,年度营收也保证了35%以上的增长速度,70%以上的净利增长,年度GMV突破万亿。  巨人还能奔跑,这其实是很难得的事情。毕竟,国内互联网已经鼓吹了多年的“流量瓶颈”,阿里仍旧能够保持一年7200万的活跃消费者,属实不易。  但市场对于巨人的期待,当然不会止步于小步慢跑。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身处资本市场的躁动,一丝一毫的隐忧都会影响到仓中真金白银的流失。更遑论,转攻为守的阿里需要直面的隐忧,越来越多了。  拼多多的崛起,是阿里绕不开的难题。  去年的这个时候,聚划算从淘宝天猫独立出来,内部升级为大聚划算事业群,剑指拼多多的意味很明显。彼时,蓝媒汇撰稿评论该事件,还在计算300亿美元的蛋糕。  聚划算缺席的两年里,拼多多从阿里盘子里分走了近300亿美金的蛋糕。如今,阿里打算正式夺回。  时隔一年重谈此事,蓝媒汇编辑部也不禁唏嘘物是人非。曾经放下豪言壮语的蒋凡已经因家庭原因被除名合伙人,而这丢失的300亿美金蛋糕不仅没有被迅速夺回,反而再度失手700亿美元。  从40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8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拼多多蛇随棍上,硬生生将这场下沉市场的闪电战,一点点拖成了持久战。  300亿没有的拼多多都堵不住,1000亿美元的拼多多,就真的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了。  其实,2019年的时候,阿里对于拼多多的围追堵截,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后者即便依旧保持着增长神话,但全年股价也就增长了八成,市值从270亿美元攀升至490亿美元。  这里用“也就”,是与今年相比。  截至7月14日,拼多多的股价已经上涨至88.28美元/股,市值直接从年初的490亿美元攀升至1046亿美元,大涨超过130%,较2018年发行时翻了三倍有余。  蓝媒汇也不得不在此前承认脸已经被拼多多打肿。  上市之初的时候,我们断言低价货横行的下沉市场,顶天也就值个三四百亿美元;去年百亿补贴的时候,我们相信以阿里的能力可以轻松围堵,烧钱烧不出拼多多的未来;直到今年疫情,我们以为越是应对黑天鹅事件,越要看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家底,哪怕真的三个月坐吃山空,屯粮20年的阿里也足以把拼多多“耗死”。  但正是疫情,成为了拼多多弯道超车的关键。  复盘拼多多的股价涨势,这条象征着财富价值的曲线正是从疫情结束后的四月正式起飞的。  原因很简单,所有投资人都看到了拼多多在疫情期间的努力,Q1财报放出后,不仅没有想象中的低预期,反而继续保持了营收、GMV、用户量三大核心指数的三位数高增长。  只能说百亿补贴只是拼多多摆脱低端标签的对症良药,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十全大补丸。  从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到六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后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曾在上市之初就被断言阿里之外已无增量的消费群体,硬是被拼多多抢出了6亿多的活跃买家。  它不涨,谁涨?  反观阿里,疫情期间核心电商业务被迫与京东、拼多多回到同一起跑线。物流停摆,价格优势不足,市场急需的米面粮油、口罩酒精该缺货一样缺货,该发不了货一样发不了货,没有显现出任何大平台可能具备的优势。  反倒是京东的物流体系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优势,拼多多低价繁琐的营销玩法让“闲得难受”的用户渐渐尝到了甜头。  最可怕的不是对手一时抢了你的用户,而是它开始像你一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留存时长。  当不止一个95后、00后在疫情期间养成了在拼多多种树换水果的习惯,我就知道阿里是真的错过了围堵对手最好的时机。  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前浪跑不过后浪,是肯定的。  时至今日,蓝媒汇仍然坚持,拼多多得到的,就是从阿里盘子中丢掉的。又是谁,壕气地扔掉了这块蛋糕?  另一个绕不过的对手,就是美团。  同样是一个拥有着市值、营收高速增长神话的新晋千亿美元公司,截至7月14日收盘,美团点评报200.6港元/股,总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较发行时的480亿美元上涨了212%。  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饿了么和美团,经过一个疫情期的洗礼,前者收入下降8%,后者收入下降12.6%。看似不相上下,但市场评价却逐渐分道扬镳。  与拼多多类似,美团也是在疫情之后迎来股价飙升、市值翻番的。而饿了么,依旧是那个被保护在阿里财报之内,无法以正面示人的“宝宝”。  市场评价先放一边,从今年以来阿里针对本地生活的种种动作就可以看出,美团早已不是一个饿了么就能轻易堵住的小玩家了。  先是在一月份传出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将兼任阿里本地生活董事长,正式拉开重整本地生活序幕。紧接着又又迎来了架构调整,将原来的本地生活事业群一分为二,调整为三大事业群(到店、到家、商业中台和创新)和三个事业部(物流、新零售和泛生活服务)。  甚至拿来支付宝这个阿里体系内最核心、最重要的入口,来肩负阿里本地生活市场的重任,定位于“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不断加码餐饮、酒旅、电影、生活服务等板块的入口权重。  可以说,阿里是拿出了支付宝+饿了么+口碑+淘票票这四大王牌,联合狙击美团,誓要与后者展开一场关于本地生活的大战  一个拼多多已经足够难缠,再加上一个美团,阿里的对手已经从“南村群童”,升级为虎狼环伺。不知上任一年的张勇,还能不能像他的名字一样“逍遥”?  剩下的大文娱,就更不用提了。  蓝媒汇在《阿里为什么做不好大文娱》中详细阐述过,不懂内容、不接地气、没有流量的阿里如何错失内娱资本化的黄金七年,一手“奶”起了大文娱的所有玩家,留给自己只剩一地鸡毛。  杨伟东的贪腐、俞永福的失误、高晓松的不切实际……再回到起初讨论的“阿里渣男”问题,不谈私生活层面,仅从能力角度,阿里的用人就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数字不骗人,阿里的未来被明明白白写在财报数字中:电商堵不住拼多多、本地生活堵不住美团,大文娱和钉钉、AI等创新项目依旧需要集团输血。  尚能一搏的只余公有云和拆分出来的蚂蚁金服,而这两个领域还要时刻警惕老对手腾讯的虎视眈眈。  所以,张勇才会对股东们不断强调金融、物流、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对于阿里,乃至未来数字经济社会的重要性。  阿里的这份不顺,怪谁都不合适,也只好让“水逆”背锅了。  回归6700亿美元的基本盘,阿里能够快速制衡对手的大招,正是“釜底抽薪”勇气。  却不知,“文明人”张勇有没有这份勇气。.klinehk{margin:0 auto 20px;}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