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古交吧 > 热点资讯 > 古交新闻 >  姜建清:金融三论

姜建清:金融三论

发表时间:2020-12-27 15:53:05  来源:古交吧  浏览:次   【】【】【
金融与人生  金融是一个有着历史积淀的古老行业,已延续千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息贷款的历史甚至早至《旧约》圣经年代,楔形文字的泥版曾记载借贷行为,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已介入金融活动,中世纪宗教对金融的禁锢,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银行复兴,从金匠发展为现代银行,历史上无数次金融危机的摧残,波澜起伏、风云激荡,但金融业依然老而弥壮,历久弥新,是因为金融业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在持续演化、不断完善发展。它成功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本则推动了社会发展。虽然古老的金融业被认为是传统产业,但它又能持续自我创新驱动,领先嫁接最新科技,这正是它基业长青的秘诀。金融与实业同生同荣、兴衰与共,金融的要义就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被视作现代经济的核心,牵动各方关注和期盼的目光。回顾历史,大至一个国家政权,小至一个企业或个人,多少因为举债不当而导致多年来的心血灰飞烟灭,又有多少因为金融的有力支持而实现了国富民强、干事创业的伟大梦想!  虽然有时人们对金融持有偏见,甚至严厉地批评指责,然而还是信任地将家庭财富托付给它。对待金融始终有不同诠释,它是折射人性最好的镜子,就像它的孳生物——金钱,被人诅咒又被人热爱。金融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多么像人生。  金融与国家的强大和兴盛密切相连。中国的金融历史悠久。但近百余年来,苦难的中国积贫积弱,弱国焉能有强金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全球前20家大银行均为西方列强占据,中国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银行,其总资产仅占当时全球最大银行的7.2%和2.8%。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期,财政收入并不能支持经济的赶超发展,金融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人们也逐渐理解了尊重金融规律的重要性。中国金融的发展一直与调整、改革相伴而行。调整、改革的过程,并非浪静波平、顺风顺水,其间大多曲折艰辛,一波三折。这是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铺就出来的道路,是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破、重生的过程。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口的变革抉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却又无前人之路可循,无既成模式可学,一切都在探索中走过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代代金融家们伴随着新中国金融成长和成熟,金融家的人生离不开时代的际遇。  个人的际遇都是时代赋予的,个人的价值都是时代造就的,变革的时代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和可能。回想往事,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社会更加多样性,经济更加多元化。我们选择金融是幸福的,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使我们有幸能参与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业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业勤于探索、善于借鉴、勇于创造、敢于超越的改革精神;亲历了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从主营存贷汇等基础业务扩展到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横跨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全球商品和货币市场交易等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从以算盘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银行走向信息数据化高度发达的现代银行,从本土银行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从曾被西方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到登上百年来多少银行家盼望的全球金融业顶峰。正是伟大变革的时代,才让我们施展的舞台这么大。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征,人们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也不一样。在之后的工作、学习和职业历练中,越来越理解了金融的深刻内涵。理解了金融的经济性,正是金融发挥了中介作用,资产实现了转化,经济发展有了推动力,财富得到增值,效率、福利得以提高。理解了金融的社会性,对于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世界的意义。一个健康的金融是与社会经济有机联结、共兴共荣的。正如罗伯特·希勒所说的,“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金融业是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人最多的行业,个人干事创业的梦想、家庭的幸福平安都离不开金融功能的发挥。金融业是服务型产业,但它与实体产业联系最为密切。金融企业是创新型企业,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背后都可以找到技术因素的支撑。金融是年轻人向往的职业,对职业的理解就会产生热爱,热爱就会产生兴趣,持久而强烈的兴趣,使从事的职业成为了事业。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职业生涯。如果能享受事业带来的幸福,持续求知、持续进步,就十分享受过程的成就感。人生的成功是感受到快乐,是快乐的过程均值,而不是期末时点值;是内在的自我认知和体验,并不是外界他人的评价。别人眼中认为你是成功者,而你内心是不快乐的,那就不是真的成功。理解所从事的职业,在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多一些金融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多一些社会责任和使命,多一些情怀和格局,多一些诗和远方,人生会更加的幸福圆满。  金融与变革  在世界上出现了金融和科技之后,就出现了科技在金融上的运用。金融科技不断完善、进化,逐步改变金融的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流程。当前世界金融业正面临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科技周期的叠加影响,正迎来一个巨大转型、迅速变化的金融时代,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战略“迷茫期”。这不仅仅指金融行业的变革,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可能变化。因为变化,人们感到兴奋、感到困惑或感到痛苦,但终究是幸福的,因为亲身经历、见证或参与变革者是幸运者。  金融业在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推动者。在三十多年前,选择金融专业是幸运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当时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带来了广阔的舞台。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有机会参与中国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事业。今天,中国金融业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业务更复杂,机遇和挑战更多。但选择金融专业的不确定性比过去更大了,经历了几十年兴盛繁荣的中国金融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面临着同业和跨界机构的挑战、“去中介化”和“去全球化”的挑战。虽然金融业中介功能依然需要,未来的金融可能不是一个场所,但它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服务。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长时期内支付功能主要沿着交换效率提升的方向开展,资产转化、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三项功能主要沿着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导向开展。而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金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得以打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得以统一,消费、支付、授信和融资得以瞬间完成,金融核心功能开始进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导致前所未有的金融平台、业态和产品的诞生。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渐行渐远,而一个更富活力与效率的金融业渐行渐近。  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展望未来,竞争者可能不是熟悉的同行和同事,而是新的金融科技。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将进一步打破金融交易和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带来客户需求偏好的改变、服务便利性和覆盖面的改变,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带来商业模式、理念和金融文化上的一系列变化。未来金融领域的变化,或许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在融资领域,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会提升资产转化过程中风险的把控能力,会超越依靠实践和失误积累经验的传统做法。通过学习积累胜败经验,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来判断、决策信贷。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将实现质的提升;区块链技术会在支付等多领域发挥作用,提升安全性;VR技术会在信贷现场调查等领域崭露头角,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为远程决策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智能投顾会改善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远程移动互联技术会带来传统银行营业服务模式的颠覆。金融业在未来竞争中会不会保持优势,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人们为今天的金融科技赞叹,欢呼,但明天、后天会有更新、更难以预见的金融科技诞生,而且变化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它们必然会一次次冲击现有的金融业态,对金融业形成长期的、深刻的挑战,同时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未来最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应时应需而变,除旧布新、革新鼎故。持续变革是保持活力的关键。未来的金融家,或是懂科技的金融专家,或是懂金融的科技专家。终身学习、持续充电、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是金融从业人员知识不被快速折旧的关键。  金融与风险  在金融业,唯一不变的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悠久历史甚至可以回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苏美尔年代,当时的楔形文字借款合同要素几乎与今天相同,还款时须当众砸碎泥版合同予以销账。而近代出土的完好泥版说明不良贷款古已有之。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无处不在,信用规模日趋扩张,信用结构日益复杂。随着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不断增大,产品体系日益复杂,金融的开放度日益扩大,金融风险也日益增加。风险管理是金融的核心要义,金融业则通过风险的识别、监测、处置和管理从而创造效益,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  金融是繁荣的推手,但危机也与金融有关。金融风险像海浪一样,多少年一个轮回,一波一波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稳定的礁石,反复出现、永不消亡。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也遭遇过多起较大的金融风险。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机构,本身具有脆弱性,尽管金融风险与市场环境瞬间剧变相关,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但自身的过度扩张、盲目创新、忽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忽略基础性风险的防范才是导致风险的罪魁祸首。中国金融业多少沉痛往事,告诫后来者莫忘风险及莫蹈前车覆辙。因此,把控住风险是优秀金融家的底线,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立身之本。金融家们今日正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假若不敬畏市场规律、不敬畏金融法则,那么所犯的错误又会演进为明天的悔恨。无论金融创新和金融形态如何发展,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是不会变化的。金融业是一个讲求平衡的行业,金融的资产负债表就是T型表。要求金融业管理者必须平衡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规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切忌过分追求短期功利。金融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对存款人的信托重任,尤其要审慎。英国19世纪的文学家斯迈尔斯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无论你的心灵是在极地的上空浪漫地翱翔,还是在尘世的黑洞里艰难地探索,你都应该记住:明智、审慎和小心翼翼地自我节制是智慧和幸福的源泉”。  虽然从事金融职业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家或银行家,但金融业的特殊性、内部架构的复杂性、风险的滞后性,使得金融家需要经过风险的检验和历史的审视。金融业“剩”者为王,金融家稳健甚至保守是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银行改革和发展就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短暂时间的“掌声响起来”。跑马拉松需要技术、速度和激情,更需要毅力、耐力和恒心。往往企盼短暂成绩和荣誉的选手是跑不到终点的。在中国银行业面对巨大困难,被西方称为“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年代要有这种精神;在破釜沉舟、财务重组、改制上市的时期,在金融发展模式调整,信息化、综合化、国际化转型的过程需要这种精神;在面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时更需要这种精神。今天站在疫情中艰难复苏和国际冲突加剧下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多、风险之多,一点儿也不亚于上一个时期,需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klinehk{margin:0 auto 20px;}
责任编辑: